目前分類:文殊菩薩 (5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文殊大威德金剛中陰解脫祈禱文- (莫爾根 演唱)

影音:https://youtu.be/0fFqj9IbDaQ

★大威德金剛就是文殊師利菩薩,文殊師利菩薩與大威德金剛無二無別。

大威德金剛,梵語稱「閻曼德迦」,藏語譯為「怖畏金剛」,漢譯為「大威德明王」,俗名「牛明王」。

文章標籤

觀世音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文殊菩薩五字真言

『嗡阿剌吧札那締』

唵(ㄨㄥ)  阿(ㄚ)  喇(ㄌㄚˇ)  巴(ㄅㄚ)  札(ㄓㄚˊ)  那(ㄋㄚˋ)  諦(ㄉㄧˋ)

(oṃ a ra pa ca na dhīḥ,梵文 अरपचन Arapacana)

文義弘深,殊妙奇特。《金剛頂經曼殊室利菩薩五字心陀羅尼品》曰:「若善男子或善女人,有能受持此陀羅尼者,即入如來一切法平等,一切文字亦皆平等,速得成就摩訶般若。纔誦一遍,如持一切八萬四千修多羅藏。……汝今善聽,諦思惟之:阿者是無生義,囉者清淨無染,離塵垢義;跛者亦無第一義諦,諸法平等;者者諸法無有諸行;娜者諸法無有性相,言說文字皆不可得。以娜字無性相故,者字無有諸行。者字無有諸行故,跛字無第一義諦。跛字無第一義諦故,囉字無有塵垢,囉字無有塵垢故,阿字法本不生;阿字法本不生故,娜字無有性相。汝知此要,當觀是心,本來清凈,無可染著,離我、我所、分別之相。入此門者,名三摩地,是真修習。當知是人,如來印可,功德殊勝。」

念文殊五字真言的利益

  1. 誦持一遍,如同讀誦一切經藏,能開啟一切智慧,能消除一切苦難。
  2. 誦持二遍,能除滅億劫生死重罪,得文殊、普賢菩薩隨時加持,又有護法善神等隨身保護。
  3. 誦持三遍三眛現前。
  4. 誦持四遍總持不忘。
  5. 誦持五遍速成無上菩提。

觀世音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文殊菩薩塑化形象

文殊菩薩形像,一般為天衣天冠,頂結五髻,表佛五智,手持寶劍,象徵智慧,以智慧劍斬煩惱結。(或手持如意,象徵智慧成就。)駕乘獅子,表示威嚴猛厲、所向披靡、無堅不摧、戰無不勝。

詩歌贊頌

凈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賦詩頌揚文殊菩薩曰:「文殊菩薩德難量,久成龍種上法王。因憐眾生迷自性,特輔釋迦振玄綱。為七佛師體莫測,作菩薩母用無方。常住寂光應眾感,萬川一月影咸彰。」

聞名利益

《般涅槃經》云:「若聞文殊名,或見形像者,百千劫中不墮惡道。若稱念文殊名,設有重障者,不墮阿鼻極猛火處,常生他方清凈國土,值佛聞法,得無生忍。

五字真言

文殊菩薩五字真言嗡阿剌吧札那締(oṃ a ra pa ca na dhīḥ,梵文 अरपचन Arapacana)文義弘深,殊妙奇特。《金剛頂經曼殊室利菩薩五字心陀羅尼品》曰:「若善男子或善女人,有能受持此陀羅尼者,即入如來一切法平等,一切文字亦皆平等,速得成就摩訶般若。纔誦一遍,如持一切八萬四千修多羅藏。……汝今善聽,諦思惟之:阿者是無生義,囉者清淨無染,離塵垢義;跛者亦無第一義諦,諸法平等;者者諸法無有諸行;娜者諸法無有性相,言說文字皆不可得。以娜字無性相故,者字無有諸行。者字無有諸行故,跛字無第一義諦。跛字無第一義諦故,囉字無有塵垢,囉字無有塵垢故,阿字法本不生;阿字法本不生故,娜字無有性相。汝知此要,當觀是心,本來清凈,無可染著,離我、我所、分別之相。入此門者,名三摩地,是真修習。當知是人,如來印可,功德殊勝。」

一行三昧

文殊師利菩薩慈悲為懷,欲向人們介紹「一行三昧」修持方法,故來問釋迦牟尼佛,讓佛祖金口親為解釋。《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》卷下(大正藏 8·731a):文殊師利言:「世尊,云何名一行三昧?」佛言:「法界一相,繫緣法界,是名一行三昧。若善男子、善女人,欲入一行三昧,當先聞般若波羅蜜,如說修學,然後能入一行三昧。如法界緣,不退不壞,不思議,無礙無相。善男子、善女人,欲入一行三昧,應處空閑,捨諸亂意,不取相貌,繫心一佛,專稱名字。隨佛方所,端身正向,能於一佛念念相續,即是念中,能見過去、未來、現在諸佛。何以故?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,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,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別,皆乘一如,成最正覺,悉具無量功德、無量辯才。如是入一行三昧者,盡知恆沙諸佛、法界,無差別相。阿難所聞佛法,得念總持,辯才智慧於聲聞中雖為最勝,猶住量數,則有限礙。若得一行三昧,諸經法門,一一分別,皆悉了知,決定無礙。晝夜常說,智慧辯才終不斷絕。」
文殊菩薩塑化形象 文殊菩薩-文殊道場 關於文殊菩薩

觀世音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文殊道場

因八十卷本《華嚴經》曰:「東北方有處,名清涼山,從昔以來,諸菩薩眾,於中止住,現有菩薩,名文殊師利,與其眷屬,諸菩薩眾,一萬人倶,常在其中,而演說法。」故山西省五臺縣境內的五台山(又名清涼山)被公認為文殊菩薩道場,並雄踞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。五臺聳立猶如蓮花,日月迴環煙霞映蔽,峰臺雄偉風景綺麗,古剎精藍遍滿巖岫,嵗積堅冰夏仍飛雪,四季涼爽堪稱勝境,古往今來帝王高僧,五湖四海善信男女,跋山涉水歷盡艱辛,朝聖巡禮虔敬求法,親臨五臺流連忘返,身處異地心馳神往,達賴班禪殊不例外,菩薩魅力略見一斑。

五頂勝境

五臺山由東西南北中五大高峰組成,據說代表著文殊菩薩的五種智慧:大圓鏡智,妙觀察智,平等性智,成所作智,法界體性智;以及五方佛:東方阿閦佛,西方阿彌陀佛,南方寶生佛,北方不空成就佛,中央毗盧遮那佛。

東臺名望海峰,海拔2795米,東臺頂上「蒸雲浴日,爽氣澄秋,東望明霞,如陂如鏡,即大海也,」故冠此名。由於海拔高,臺頂氣溫低,盛夏之時節,仍須穿棉衣。中國佛協前會長趙樸初填詞贊曰:「東臺頂,盛夏尚披裘。天著霞衣迎日出,峰騰雲海作舟浮,朝氣滿神州。」

觀世音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文殊菩薩由來

文殊菩薩(梵文:मञ्जुश्री,Mañjuśrī),即文殊師利或曼殊室利,佛教四大菩薩之一,釋迦牟尼佛的左脅侍菩薩,代表聰明智慧。因德才超群,居菩薩之首,故稱法王子。文殊菩薩的名字意譯為「妙吉祥」;Mañju 文殊或曼殊,意為美妙、雅緻、可愛,śrī 師利或室利,意為吉祥、美觀、莊嚴,是除觀世音菩薩外最受尊崇的大菩薩。文殊菩薩在道教中稱文殊廣法天尊。


歷史地位

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為釋迦牟尼佛的左、右脅侍,他們一起被稱為現在娑婆世界的「釋迦三尊」。文殊也是八大菩薩之一,在日本是「大和十三佛」之一。 西藏人認為西藏贊普是文殊菩薩的化身,例如曾經迎 蓮花生大士從印度傳入佛法的赤松德贊。


觀世音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